儒雅
词语解释
儒雅[ rú yǎ ]
⒈ 风度温文尔雅。
例以经术自辅,其政颇杂儒雅,往往表贤显善,不醇用诛罚。——《汉书·张敞传》
英cultured; genteel;
引证解释
⒈ 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。
引《<书>序》:“汉 室龙兴,开设学校,旁求儒雅,以阐大猷。”
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朕咨访儒雅,稽之典籍,以为王者生杀,宜顺时气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武帝谥议》:“庠塾大启,儒雅云集。”
宋 沉端节 《念奴娇》词:“千里江山供胜践,尊俎延登儒雅。”
清 孙枝蔚 《与客赴张果老崖》诗:“诸君年皆长,我齿犹少者,坐次反推让,此意尊儒雅。”
⒉ 谓学问渊博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介洁而无政事者,非拨乱之器;儒雅而乏治略者,非翼亮之才。”
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科举为党议发策》:“是时制度多闕,诸儒议封禪之事,及得精於诵读者,其制始定。而 固 独以儒雅称之,岂雅为博洽之异名乎?”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愚山 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气, 荔裳 则全学晚 唐 无深厚之力。”
⒊ 指儒术。
引《汉书·公孙弘等传赞》:“汉 之得人,於兹为盛。儒雅则 公孙弘、董仲舒、儿宽 ;篤行则 不建、不庆。”
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上·谢夷吾》:“加以少膺儒雅,韜含六籍,推考星度,综校图録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颜氏 之先,本乎 邹、鲁,或分入 齐,世以儒雅为业,编在书记。”
⒋ 谓风度温文尔雅。
引《北齐书·封隆之传》:“子绣 外貌儒雅,而侠气难忤。”
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<守常全集>题记》:“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,有些儒雅,有些朴质,也有些凡俗。”
⒌ 谓优柔寡断。
引《南史·齐武帝诸子论》:“子良 物望所集,失在儒雅,当断不断,以及於灾。”
⒍ 风雅。
引清 孙枝蔚 《清明日饮程昆仑署中》:“不为使君儒雅剧,何繇共对烛花红。”
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善音乐,能鼓琴瑟,吹笙箫,甚至于可以作曲谱歌,是个儒雅的皇帝。”
⒎ 典雅;优雅。
引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其十志该富,讚序弘丽,儒雅彬彬,信有遗味。”
国语辞典
儒雅[ rú yǎ ]
⒈ 学养深厚,气度雍容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一八·魏书·李典传》:「典好学问,贵儒雅,不与诸将争功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四回》:「镇台见他美如冠玉,衣冠儒雅,和他行礼奉坐。」
反蛮横
英语scholarly, refined, cultured, courteous
法语érudit, raffiné, cultivé, courtois
分字解释
※ "儒雅"的意思解释、儒雅是什么意思由福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哥哥于明阳是留学美国的军事专家,儒雅文秀、彬彬有礼,而一直战斗在前线的弟弟于明辉则胆略过人,勇猛刚硬。
2.正聊得热闹,陈先生也回来了,他是温和儒雅的公民课老师,丝毫不觉得我来得唐突,像太太一样热情地款待我这不速之客。
3.他在千年以前被贬落凡尘,他性格中懦弱儒雅敬信佛法的一面成为唐僧,桀骜不逊啸傲天地的那一面进入仙石成为悟空。
4.一向自诩博学多才、温文儒雅的他被重重打击了,忍不住骂了一声,彻底失去了意识。
5.在这扭转的过程中,她遇见了一个又一个奇男子,或温文儒雅、或腹黑狡黠、或豪情直率、或貌美俊朗。
6.一百十九、文萃苑内,到处熙熙攘攘,文人雅士们互相打躬作揖,谈人生,说理想,尽一派温文儒雅,彬彬有礼,连刘经纬这人说话顿时也文绉绉起来。
7.站在笔者面前侃侃而谈的这位香港太平绅士,很难与传统的商人身份挂钩,一双岭南人的眼睛散发出沉思的清辉,谈吐不俗,气质儒雅。
8.一个二十来岁,穿着蓑衣戴着斗笠,面色白净儒雅。
9.一副金丝边眼镜,温文儒雅的出尘气质,出口成章的诗句,无一不显现出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。
10.文明是一种气质,展现出你的儒雅;文明是一种修养,尽现你的学识;文明是一种意境,表现出你的素质。
相关词语
- kē mù rú科目儒
- yōu yǎ优雅
- yǎ xìng雅兴
- rú lín儒林
- yǎ shàng雅尚
- yōng róng ěr yǎ雍容尔雅
- hún yǎ浑雅
- yǎ pí shì雅皮士
- míng rú名儒
- yǎ yán雅言
- yǎ yǐn雅引
- rú shēng儒生
- yí yǎ夷雅
- yǎ dào雅道
- xián yǎ娴雅
- rú shù儒术
- rú fú儒服
- yōu yǎ幽雅
- ō yī rú nì喔咿儒睨
- xiān rú先儒
- yǎ wēn dé雅温得
- yǎ guì雅贵
- xùn yǎ驯雅
- rú jiàng儒将
- rú fēng儒风
- yǎ yuǎn雅远
- bù yǎ不雅
- yǎ què wú shēng雅雀无声
- jīng yǎ精雅
- yǎ liàn雅炼
- diǎn yǎ典雅
- rú shī儒师